找到相关内容369篇,用时4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侧闻散记第四集(1)

   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1  我即无我无我即我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2 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.执著无我,那是断灭;你执著有我,是定性,断灭是断边,定性  是常边,你以常断二见来问我,能问到佛吗?  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  问:随缘不变随缘是什么,不变又是什么?   答:比方说你爸爸打你,随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0450566.html
  • 澫益法师儒佛会通思想之研究——以《学庸直指》为例

    二教的“中”是“亦名中道”“亦名为中”。至于别圆两教虽涉及中道,但别圆所言的中谛理并不尽同。别教为大乘次第教,所讲的中谛理是“但中”,圆教为大乘圆顿教,所讲的是“圆中”。别教讲中谛理具随缘不变义,真如法性是“理超事外”“事不即理”,独立于十法界诸法之外之上的清净凝然不变的法体,所以称为“但中”。圆教的圆中理则具有“不变随缘”与“随缘不变”义,真如法性(如来藏)不变而随迷悟缘成就十法界依正诸法,...

    周玟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0751885.html
  • 佛教的入世之道

   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”的道理。随缘的是形式,不变的是实质。形式与实质有机地结合起来,才能体现出佛教徒的修行风采。修行的实质应该是佛教大慈大悲的菩萨心行和济世度人的崇高智慧。然而,佛教界却存在着“貌合而...

    释 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5952238.html
  • 《佛性与般若》之研究(2)

    只在这两问题所示现的架势上始显出这一姿态。这实体性的实有只是一个虚样子。如来藏真心“随缘不变不变随缘”之缘起并不是实体性的实有之本体论的生起。它是通过无明妄念(阿赖耶识),不染而染,始随染缘起生死流转...身上之法界缘起。此一时顿现,依《华严经》,是于一尘一念一毛孔中圆融无碍地现,帝网重重地现,而不是因地修行中之历别次第地现,亦正因此顿现,始可说法界缘起。当然,此所谓缘起并不是因地中之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03555943.html
  • “道”是什么?

    如能把握随缘不变,这就是定力,定力就能使境随心转。当你清静无为时,你就接近了道。当你静极生定时,你就能进入道。当你定中生慧时,你才能真正悟道。当你能把智慧灵活变通地运用在实践中时,你才是真正地证道。这...,造下业因,将来必因缘而生。因此,只要还存有攀缘之心,就背离了道,就出不了六道轮回。所谓佛法无边,即不落两边之意。而凡夫都是在执着两边,不合中道。只有随缘做事,而又不思善恶,不计得失,不求结果,不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1556785.html
  • 从性具善恶论看天台宗的中国特色

    [21]  曾其海解释如上这段话说:“如来藏性,不能定说真妄,它是不变随缘的。随缘故,从真起妄,故说有无始无明;由不变故,无明本空实无自体,乃生即不生也。如果你(指清泰)懂得这个道理,就不会提这样的...由此而论,法性无始无终亦即万物无始无终。因无明即是法性随缘而成,法性即诸法的实相,无明与法性相伴而行,如影随身。法性应是不变的“一”(但是如果说“有其一必有其二”的话,那么法性因无对立物,只好说成是“...

    徐钢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0160583.html
  • 从佛教六和思想到和谐社会的构建

    一切。若果能够对境不动,了知本体,就能悟入“唯识无境”的自在境界,才能随缘不变,积极参与;假若执著,迷恋于事物的外在假相,就会产生过多的思维,因思维的不确定和不正确因素,心随境转,产生过多的烦恼贪欲,...六和是身和共住,口和无争,意和同悦,戒和同持,见和同解,利和同均,其现实价值是:  一、身和共住:是说明自身与环境方面的和谐。去除自我的偏见,打破私我的范围,不自私、不贪婪,融合随缘,与身边的人事和合...

    宽昌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0262457.html
  • 二十一世纪佛教教育之我见

    服务。  在教义的研究上,应该紧扣时代的步伐,以“不变随缘随缘不变”的精神,倡导佛教教义的现代阐释。用现代术语与现代人容易接受的观念去解说佛典的真义,而不再是以经解经的满口“之乎者也”。现代僧伽除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12363173.html
  • 方寸之中的佛教世界——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

    、事业、行为、然后摄化他,使他们离怖畏、苦痛,发无上菩提心。一切作为令众生正见、正法,解脱生死。若超出世间逗留在出世间仍是有著。莲花表清净光明的自性,虽处五欲六尘之中,仍能随缘不变不变随缘、清净无碍...软化众生,属于果地菩萨。过去是“正法明如来”,抄无量劫前久成佛道,大悲愿力,安乐众生故,随缘赴感、随类化身,倒驾慈航,以菩萨身化身干百亿,周逼十方、竖穷三际,于任何危急的劫难中,无刹不现身,拔除一切有情...

    许立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71464369.html
  • 佛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

    大规模灭佛得到印证。   面对这种挑战,根据佛教“随缘不变”的原则,佛教思想曾进行适应性的改造,使深受儒学影响的广大民众信仰拥护。这一工作是由汉僧通过著书立说来解释佛经完成的...灭变化,但这种变化,只是它的物种在特定条件下的显现,物种自身是不变的。也就是说,表达物种的是一般概念,所以概念也是实在的。这种观点,被许多士大夫所接受,形成了“形散神不灭论”的...

    蔡惠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23964650.html